🚨 重大突破:探索 NVIDIA 在 Computex 2025 發表的突破性進展,涵蓋實體人工智能、次世代機器人技術,以及支持國家戰略的 AI 基礎設施建設計劃。

重點公告

  1. DeepSeek R1 速度提升 4 倍,為 AI 推理和運算設立新標準。
  2. NVIDIA 正在打造人形機器人的 GPT 模型。
    他們剛推出 Isaac GR00T N1.5 - 一個通用機器人基礎模型。
    運作方式:機器人現在能透過一次人類示範,跨任務、工具甚至不同身體類型學習通用技能。
    AI 不再只是文字思考,它已能感知、推理、移動。
    實體 AI 已經來臨,並且能自我訓練。
    • 人類示範任務一次
    • Cosmos (他們的物理 AI 模型) 生成上千種變化
    • Omniverse 高精度模擬動作
    • 機器人完全在模擬中訓練
    • 然後在現實世界中自我微調
  3. 機器人技術開源物理引擎 (7 月推出)
    Disney + DeepMind 合作開發。將成為實體 AI 的訓練場—人形機器人、無人機、自動駕駛系統等。
    • GPU 加速
    • 高精度軟體+剛體模擬
    • 可微分
    • 即時訓練
  4. Grace Blackwell 是新一代工業大腦已在 xAICoreWeaveOracle 等公司投入使用。
    • 推理速度提升 1.5 倍
    • 網路頻寬提升 2 倍
    • 記憶體提升 1.5 倍
    • 完全液冷機架級系統
    • 每節點 40 PFLOPS—取代 Sierra 等超級電腦
  5. CUDA-X 悄然佔領各領域
    CUDA 不再只關於圖形處理。
    它現已支援:CUDA-X 現已成為加速科學的作業系統層。
    • 6G 無線電 (Aerial)
    • 基因組學 (Parabricks)
    • 氣象模擬 (Earth-2)
    • 量子計算 (cuQuantum)
    • 晶片光刻 (cuLitho)
    • 供應鏈 (cuOpt)
    • 醫學影像 (MONAI)
    • 稀疏模擬 (cuSPARSE)
  6. AI 工廠是新型工業廠房
    過去,人們建造工廠製造汽車或電子產品。
    今天?建造工廠製造智能。這些不是典型的數據中心。
    它們專為訓練和運行大型 AI 模型而建:Jensen Huang 簡單表示:
    「你輸入能源,AI Factory 就能產出極具價值的東西—Token。」這一轉變已成現實:未來的商業將會是一場 AI 軍備競賽。我們正進入一個世界,其中:就像工業革命需要電力一樣,
    這一次的革命需要 Blackwell。
    • 數萬個 GPU
    • 每單元超過 100kW 的液冷機架
    • 以 Token 輸出作為新的「生產力」指標
    • Stargate:400 萬平方英尺,1 吉瓦,超過 500 億美元的計算能力
    • CoreWeaveOracleMicrosoft:建設價值數十億美元的 AI 設施
    • Foxconn x NVIDIA x 台灣政府:為台灣建造國家級 AI 超級電腦
    • 每個國家都想擁有自己的 AI 工廠
    • 每家大公司都會運行自己的內部模型
    • 每家新創公司都會像今天租用 AWS 一樣租用算力
  7. NVIDIAFoxconn 合作,台灣正在建設國家級 AI 工廠。由 Blackwell 提供動力。 開放給研究人員、新創公司和工業使用...
  8. DGX Spark = 個人 AI 超級電腦
    想像在桌面上訓練自己的大語言模型。DGX Spark 是為工作站規模打造的開發者友好 AI 裝置。
    • 通過 ASUSDellMSI 發貨
    • 本地訓練大型模型
    • 無需伺服器群

掌握 AI 技術變革的時代已經來臨

隨著 NVIDIA 這些突破性技術的發佈,企業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將 AI 整合到業務策略中。無論是想要開發自己的 AI 模型、優化現有流程,還是探索全新的商業機會,現在都是最佳時機。

Share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