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在COMPUTEX 2025 Keynote 懶人包!
COMPUTEX 2025 NVIDIA Keynote: 台灣將會是世界 AI 革命的重要核心
您還記得那個只靠晶片起家的NVIDIA嗎?如今,它已然蛻變成為全球 AI 基礎設施建設中最重要的公司。在剛剛結束的COMPUTEX 2025盛會上,NVIDIA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仁勳再次以他那富有遠見的演講,為我們勾勒出一幅令人嘆為觀止的未來科技藍圖。
這家已在台灣紮根三十多年的科技巨頭,不僅僅是回顧了自身輝煌的發展歷程,更重要的是,黃仁勳向全球科技愛好者描繪了NVIDIA如何持續推動人工智慧革命,引領下一波創新浪潮。想想看,從一家專注於繪圖晶片的公司,到如今站在全球科技變革的最前沿,這樣的轉變是多麼令人驚嘆!
從晶片製造商到人工智慧基礎設施開創者的華麗轉身
NVIDIA的發展故事不正是整個電腦產業進化的縮影嗎?回顧2006年,當NVIDIA推出CUDA平台時,有多少人能預見這將徹底改變計算機運算的方式?而十年後的2016年,當黃仁勳敏銳地察覺到人工智慧崛起的趨勢,並意識到這需要從根本上重構整個技術生態系統時,NVIDIA又一次站在了變革的浪尖。
還記得那台捐贈給OpenAI的第一台DGX-1系統嗎?誰能想到,這一舉動竟點燃了 AI 革命的熊熊烈火。NVIDIA很快意識到,人工智慧與傳統軟體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它需要眾多處理器協同運作,為數百萬用戶同時提供服務。這意味著什麼?數據中心的架構必須徹底重塑,特別是電腦之間的直接通訊—變得前所未有地重要。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NVIDIA收購了高效能運算領域的佼佼者Mellanox (邁倫科技)公司。如今的NVIDIA,已不再僅僅是一家技術公司,而是一家 AI 關鍵基礎設施供應商。黃仁勳將人工智慧基礎設施比作電力和網際網路——它們在初期都難以被人們完全理解,但最終卻深刻改變了我們的社會結構。您不覺得這個比喻非常貼切嗎?

人工智慧工廠:新時代的生產力引擎
「人工智慧工廠」(AI Factory)——這個由黃仁勳提出的前瞻性概念,可能會徹底改變我們對數據中心的認知。這些不再是傳統意義上儲存資訊、支援企業ERP系統的場所,而是能夠消耗能源並產出極具價值的「tokens」的生產單位。
想像一下,在不久的將來,企業將開始關注他們每小時、每天甚至每季度能產生多少tokens!這難道不意味著我們的世界經濟正經歷著一場根本性的變革嗎?
從最初的3億美元晶片市場,到萬億美元的數據中心市場,再到如今以數萬億美元計的人工智慧工廠與基礎設施產業——NVIDIA的商業版圖正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擴張。而支撐這一切的,正是NVIDIA在加速運算、人工智慧以及兩者融合方面的核心競爭力,特別是被稱為CUDA-X的演算法與函式庫。
這些看似晦澀難懂的函式庫,竟是推動人工智慧發展的關鍵引擎!十年後回望今日,我們或許會恍然大悟:人工智慧已然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哪個地區、哪個產業、哪個國家或哪家公司,都將無法忽視人工智慧的存在與價值。
在黃仁勳的願景中,每個企業都將擁有自己的人工智慧工廠,每個產業都將因人工智慧而煥發新生。而NVIDIA,正是這場變革的引領者與推動者。當我們站在科技發展的十字路口,NVIDIA已經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NVIDIA CUDA-X 函式庫:
函式庫 | 應用領域 | 主要功能與影響 |
---|---|---|
cuNumeric (CuPy) | 數值計算 | 最普及的數值函式庫 |
Aerial / Shona | 5G/6G 無線電訊號處理 | 全球首個GPU加速無線電訊號處理,為5G/6G引入人工智慧 |
Parabricks | 基因組學分析 | 加速基因序列分析 |
MONAI | 醫療影像 | 提升醫療影像處理與分析效率 |
Earth-2 | 天氣預測 | 支援更精準的氣候模擬與預測 |
cuQuantum | 量子古典混合運算架構 | 橋接量子運算與古典運算 |
Megatron | 深度學習訓練與推理 | 支援大規模人工智慧模型的訓練與部署 |
Dynamo | 人工智慧工廠操作系統 | 為大型人工智慧基礎設施提供高效管理 |
cuDF | 資料框處理 (如Spark, SQL) | 加速結構化資料處理 |
cuML | 古典機器學習 | 提升傳統機器學習演算法效能 |
cuOpt | 運籌優化 (如旅行銷售員問題) | 解決供應鏈優化等高度約束的複雜問題 |
cuLitho | 運算光刻 | 大幅加速晶片製造中的光罩製作過程,為光刻引入人工智慧 |

GeForce系列顯示卡將CUDA帶給了世界,而人工智慧的發展反過來也徹底改變了電腦圖形學。例如,DLSS(深度學習超高取樣技術)利用人工智慧來渲染圖像,僅計算十分之一的像素,其餘九成由 AI 完美「猜測」出來,實現了高解析度下的流暢幀率。
人工智慧 的演進:從感知到物理AI (Physical AI)
AI 的發展經歷了幾個重要階段:
人工智慧階段 | 特性與能力 | 應用範例 |
---|---|---|
感知型人工智慧 | 理解模式、辨識語音、圖像 | 圖像辨識、語音助理 |
生成式人工智慧 | 不僅能理解,更能生成內容 (文字、圖像、影片等) | ChatGPT、文生圖、文生影片 |
代理型人工智慧 | 具備推理能力,能分解問題、逐步解決、模擬多種選項並評估效益,理解、思考、行動 | 數位行銷經理、數位研究員、數位軟體工程師、與其他人工智慧代理協作 |
物理型人工智慧 | 理解物理世界,如慣性、摩擦力、因果關係、物體恆存性,能對物理環境進行推理 | 自動駕駛汽車在複雜場景下的決策、機器人與環境的互動 |
NVIDIA正積極推動人工智慧向更高層次的代理型人工智慧(Agentic AI)和物理型人工智慧(Physical AI)發展。代理型人工智慧如同數位形式的機器人,能夠理解目標、分解任務、思考最佳方案並執行計畫。而物理型人工智慧則能理解現實世界的物理規律,這對於自動駕駛、機器人等領域至關重要。
為 人工智慧 打造的強大硬體:從Grace Blackwell 到 MVLink Fusion
為了支持日益複雜的人工智慧運算需求,NVIDIA推出了革命性的Grace Blackwell平台。該平台專為「思考型人工智慧」和「推理時間擴展型人工智慧」設計,具備強大的擴展能力(Scale-up 和 Scale-out)。Grace Blackwell GB300系統相較前代,推理性能提升1.5倍,HBM記憶體增加1.5倍,網路頻寬增加2倍。其單一節點的運算能力(40 PetaFLOPS)即可匹敵2018年擁有18,000個GPU的Sierra超級電腦,六年內性能提升達4000倍。
Blackwell的工程奇蹟體現了NVIDIA與台灣科技生態系統的緊密合作,從台積電的晶圓製造、日月光及Amkor的封裝測試,到鴻海、廣達、緯創等夥伴的系統組裝,每一步都凝聚了台灣夥伴的專業與奉獻。
為了進一步提升人工智慧基礎設施的靈活性,NVIDIA推出了MVLink Fusion。這項技術允許合作夥伴將自家的CPU或客製化ASIC(專用積體電路)與NVIDIA的GPU和MVLink高速互連技術相結合,打造半客製化的人工智慧基礎設施。這為業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彈性,無論是完全採用NVIDIA方案,還是混合搭配,都能受益於MVLink的強大生態系統。


全新產品線,普及 AI 應用
黃仁勳發布了多款針對不同市場需求的人工智慧電腦產品:
- DGX Spark: 專為人工智慧原生開發者、學生和研究人員設計的個人人工智慧雲端,提供1 PetaFLOPS運算能力和128GB記憶體,便於原型開發。
- DGX Station: 功能更強大的個人桌邊型人工智慧超級電腦,能夠運行兆級參數的人工智慧模型,滿足更複雜的人工智慧研發需求。
- RTX Pro 企業級伺服器: 專為企業人工智慧代理打造,搭載全新的Blackwell RTX Pro 6000 GPU,並採用創新的CX8網路交換晶片,可運行傳統IT軟體及現代人工智慧應用,支持文本、圖形、影像等多模態人工智慧工作負載。相較於H100,其在DeepSeek R1等模型上的性能提升高達4倍。
- NVIDIA AI 資料平台 (IQ): 針對人工智慧需要查詢非結構化資料的特性,NVIDIA與儲存行業夥伴合作,推出以GPU為運算核心的人工智慧資料平台。NVIDIA IQ(AI Query)提供最先進的語義搜索、資料嵌入和索引功能,其檢索速度比現有方案快15倍,查詢結果質量提升50%。
- AI Ops: 隨著企業人工智慧代理的普及,需要新的工具來管理、優化和評估這些數位員工。NVIDIA提供函式庫和模型,與CrowdStrike、Dataiku、DataRobot等夥伴合作,構建AI Ops生態系統。
機器人科技與數位分身:人工智慧實體化與虛擬化的全新境界
您是否曾想過,未來的工廠車間會是什麼樣子?或者,那些科幻電影中靈活自如的人形機器人何時會成為現實?今天,讓我們一起深入探討NVIDIA如何通過前沿技術,將人工智慧從虛擬世界帶入實體領域,同時也為台灣的科技發展帶來嶄新契機。
打造機器人的智慧靈魂:NVIDIA的全方位解決方案
人工智慧的終極夢想之一,就是賦予實體機器人真正的智能。想像一下,一個能理解您指令、適應各種環境變化、並能自主完成複雜任務的機器人助手!這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正在成形的現實。
NVIDIA正是這場革命的領航者,他們打造了一套從虛擬訓練到實體部署的完整生態系統。這就像是為機器人提供了一個從嬰兒期到成年期的全面成長路徑。
首先,讓我們認識一下這套系統的「大腦」部分:
Newton物理引擎是NVIDIA與Google DeepMind和Disney Research共同開發的技術奇蹟。它就像是為虛擬世界創造的「物理法則書」,能夠精確模擬現實世界中的各種物理互動。這款引擎將於今年7月開源,讓全球開發者都能受益。為什麼它如此特別?因為它結合了高度逼真的物理模擬、即時運算能力、GPU加速和可微分特性,讓機器人能在虛擬環境中「感受」物理世界,就像人類嬰兒通過探索環境學習一樣。
接著,Isaac Sim與Omniverse平台則提供了機器人的「遊樂場」。在這個虛擬世界中,機器人可以無限次嘗試、失敗、學習,而不必擔心現實世界的安全風險和成本問題。這就像我們在學習騎自行車前,先在腦海中模擬動作一樣,只不過機器人的「腦海」是由NVIDIA的強大平台構建的。
從虛擬到現實:NVIDIA的機器人實體化之路
當機器人在虛擬世界學習足夠後,接下來就需要將這些能力轉移到實體機器人上。這正是Isaac Groot平台的用武之地。
想像一下,如果我們每次教導孩子新技能都需要從零開始,那將是多麼費時費力。對機器人來說也是如此。因此,NVIDIA推出了Cosmos物理人工智慧世界基礎模型和Groot Dreams藍圖,這些技術讓開發者只需提供少量的人工示範,就能生成海量多樣的訓練數據。這就像是為機器人提供了千百倍的「模擬人生」經驗,極大提升了學習效率。


為什麼人形機器人如此重要?因為我們的世界是為人類設計的——樓梯、門把手、家電控制面板等等。人形機器人能夠自然適應這些環境,無需重新設計我們的生活空間。在全球勞動力短缺的背景下,這代表著一個潛在的數萬億美元產業正在形成。
數位分身:虛實融合的橋樑
在工業領域,數位分身技術正成為革命性的力量。您是否曾想過,在實際建造工廠前,能否先在電腦中「試運行」整個生產線?NVIDIA的Omniverse平台讓這成為可能。
數位分身就像是實體物件的「虛擬雙胞胎」,企業可以為機器人、設備甚至整個工廠創建精確的數位模型,在虛擬環境中進行設計、測試和優化。台灣的科技巨頭們已經嗅到了這股變革的氣息——台積電、鴻海、廣達、和碩、台達電等領先企業都在積極採用Omniverse發展其製造流程的數位分身。
富士康, 台積電與台灣和 NVIDIA 合作建造 AI 工廠

- 富士康與台灣和 NVIDIA 合作建造 AI 工廠 | NVIDIA 新聞中心 — Foxconn Builds AI Factory in Partnership With Taiwan and NVIDIA | NVIDIA Newsroom
- 富士康子公司大創新公司將打造搭載 10,000 個 NVIDIA Blackwell GPU 的 NVIDIA Blackwell 超級計算機,協助台灣實現 AI 運算的飛躍
- 台積電將利用大型創新公司雲端 AI 基礎設施進行研發
- 台灣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將投資超級計算機,加速人工智慧在各行業的開發和應用
NVIDIA對台灣的堅定承諾:超級電腦與全新據點
黃仁勳的宣告讓台灣科技界為之振奮——NVIDIA將與鴻海、台灣政府、台積電等夥伴攜手,在台灣建造首座大型人工智慧超級電腦。這不僅是一項技術投資,更是對台灣作為全球科技重鎮地位的肯定。
更令人期待的是,NVIDIA將在台北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建立全新的辦公大樓——「NVIDIA Constellation」。這個星座般閃耀的名字。
此策略性投資象徵著NVIDIA與台灣共同在 世界 AI 的產業革新中佔有重要位置與培育創新與人才的決心。



COMPUTEX 2025:NVIDIA 讓您看見 AI 的真正力量:
正如黃仁勳在演講中所強調的,我們正站在一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時刻。人工智慧不只是下一代IT技術,而是一個全新產業的誕生。從人工智慧工廠、企業級人工智慧代理到實體機器人,這些創新將重塑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台灣作為全球最先進產業的中心,以及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技術的重要基地,擁有無可比擬的機遇。就像GeForce顯示卡曾將人工智慧的力量帶給全世界,人工智慧現在也將回饋並改變台灣的科技生態。
COMPUTEX 2025不僅是NVIDIA展示其技術實力的舞台,更是對全球合作夥伴,特別是與台灣夥伴之間深厚情誼的致敬。未來已來,讓我們一同擁抱這個充滿無限可能的人工智慧新紀元!
您對NVIDIA的這些創新有什麼看法?您認為它們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歡迎到我們的 Threads or Instagram 分享您的想法!









Gallery
View on Threads
FAQ
- NVIDIA 的「人工智慧工廠」是什麼?
- NVIDIA 的「人工智慧工廠」(AI Factory) 是一種全新概念的數據中心,能消耗能源並生產 AI Token。這些 AI 工廠將改變企業對數據中心的傳統認知,成為新時代的生產力引擎,支援大規模人工智慧訓練和推理。
- NVIDIA 如何與台積電和富士康合作建設 AI 基礎設施?
- NVIDIA 與台積電和富士康合作,建造搭載 NVIDIA Blackwell GPU 的超級電腦,旨在加速台灣人工智慧運算能力,並促進 AI 在不同產業中的應用。同時,台積電利用大型創新公司雲端基礎設施,進行研發測試。
- NVIDIA 為人工智慧設計了哪些新產品?
- NVIDIA 推出了多款 AI 產品,包括 DGX Spark 個人雲端 AI 電腦、RTX Pro 企業級伺服器、AI 查詢平台 NVIDIA IQ,以及支持企業管理 AI 代理的 AI Ops 工具。
- NVIDIA 的 Omniverse 平台如何改變工業流程?
- NVIDIA 的 Omniverse 平台支援企業創建「數位分身」,模擬工廠或設備的運作,便於產品設計、測試和優化。台積電、鴻海等企業已採用此技術來提升生產效率。
- 台灣在 NVIDIA 的人工智慧革命中扮演什麼角色?
- 台灣作為全球科技創新中心,是 NVIDIA 人工智慧技術開發和應用的關鍵合作夥伴,並負責 AI 晶片製造(由台積電領軍)、系統組裝(由鴻海執行)及基礎設施部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