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GeForce RTX 5090 的極致效能,為新世代遊戲與內容創作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了解這款超強顯示卡的技術規格與驚人表現
GeForce RTX 5090 所屬的全新 GeForce RTX 50 系列震撼登場!搭載最新 Blackwell 架構、第五代 Tensor Core 以及第九代編碼器,該系列不僅能將 4K 遊戲流暢推進至 240FPS,還提供創作者所需的高階效能與多重 AI 加速功能。以下將為你全面介紹 GeForce RTX 5090 的特色、技術優勢與強大效能,助你把握新世代顯示卡所帶來的無限可能。
全新 Blackwell 架構:效能與 AI 雙重升級
GeForce RTX 5090 採用全新的 Blackwell 架構,帶來第五代 Tensor Core 與第四代 Ray Tracing Core。Tensor Core 的 AI TOPS 達到驚人的 3,300(FP4),有效提升深度學習與 AI 演算的效率;Ray Tracing Core 則支援更先進的幾何加速(Mega Geometry)與完整光線追蹤(Full Ray Tracing),在遊戲與內容創作中呈現更寫實的光影效果。
- 第五代 Tensor Core
- FP4 精度模式,提供高達 3,300 AI TOPS。
- 大幅縮短模型推論與訓練時間,適用於新一代 AI 工作負載。
- 第四代 Ray Tracing Core
- 提升光線追蹤效能與幾何渲染能力。
- 實現前所未有的沉浸式視覺體驗。
- 第九代與第六代視訊編解碼器
- 三組第九代編碼器(Encoders)與兩組第六代解碼器(Decoders)。
- 支援 4:2:2 專業視訊格式、HEVC/AV1 高品質直播和 4K 高速剪輯,優化影音工作流程。
DLSS 4:重新定義遊戲影像品質與效能
GeForce RTX 5090 帶來全新的 DLSS 4 技術,結合多重 AI 模型讓遊戲可同時擁有高畫質與高幀數。
- 更進化的 Transformer 模型
- 加入多達 4 倍的 Tensor Core 運算資源,實現更精準的影像還原與更出色的抗鋸齒(DLAA)效果。
- 多幀生成(Multi Frame Generation)
- 繼 Frame Generation 技術後,DLSS 4 可在兩個傳統渲染幀之間,自動生成最多 3 個 AI 幀。
- 最高可提供多達 8 倍的效能增幅,大幅減少 GPU 負載。
- Flip Metering 顯示引擎
- 新增「flip metering」機制,確保多重幀生成時畫面的一致性與最佳幀 pacing。
- 提升整體遊戲與創作視覺的流暢度。
NVIDIA Reflex 2:極速回應的終極方案
在競技遊戲中,除了幀數,延遲也是影響操作的關鍵。全新 NVIDIA Reflex 2 引入 Frame Warp 技術:
- Frame Warp
- 即時重新投射已渲染的畫面,根據最新的滑鼠輸入資料更新畫面,最高可再度降低 50% 以上的延遲。
- 讓玩家在競技與射擊遊戲中擁有前所未有的控制精準度與操作手感。
GeForce RTX 5090 Founders Edition:雙插槽極致設計
GeForce RTX 5090 Founders Edition 不僅效能強大,更以雙插槽(2-slot)小型化設計,實現優異散熱與空間利用。
- 32GB GDDR7 超高速記憶體
- 具備 28 Gbps 頻寬,助你輕鬆處理 4K、8K 等高解析度場景。
- 支援 PCIe 5.0,頻寬達到 32 GT/s,資料傳輸更暢快。
- 創新散熱系統
- 採用雙向氣流(Double Flow-Through)設計,將 PCB 切割為四部分,最大化散熱效率。
- 3D Vapor Chamber 技術結合整合式熱管,並運用 Liquid Metal 高導熱界面材質,使溫度更低、體積更小。
- 電源需求與連接介面
- 單一 16-pin(12V-2×6)電源插座,建議使用 1000W 電源供應器。
- 三個 DisplayPort 2.1b(UHBR20)輸出,支援 16K 超高解析度或 4K@480Hz 超高更新率顯示器。
實際遊戲效能:4K 240FPS 全面實現
多款遊戲測試顯示,GeForce RTX 5090 以 DLSS 4(多幀生成 + Ray Reconstruction)能輕鬆衝破 4K 240FPS 大關,較前一代 RTX 4090 效能提升最多達兩倍以上。
- Cyberpunk 2077:從 RTX 4090 的約 110 FPS 飆升至超過 250 FPS。
- Indiana Jones and the Great Circle:可達 200 FPS 以上,效能增幅超過 115%。
- Alan Wake 2:多幀生成下穩定衝破 260 FPS。
- Black Myth: Wukong:可達 200 FPS,相較 RTX 4090 增加近 100 FPS。
AI、創作者與直播的終極利器
GeForce RTX 5090 不僅是遊戲玩家的夢幻裝備,也能滿足 AI 與創作領域的需求。
- AI 領域
- FP4 模式下可壓縮 AI 模型至一半 VRAM 占用,效能提升 2 倍。
- 可同時運行多個生成式 AI 模型,尤其適用於深度學習、推論或多工 AI 任務。
- 影音與直播
- 三組第九代視訊編碼器平行工作,影片匯出速度比上一代(RTX 4090)快上 50%。
- 原生支援 4:2:2 編碼解碼及 AV1、HEVC 改良品質模式,直播效果更清晰。
- 創作者工具
- 可在 3D 建模、影片剪輯與特效合成領域發揮極致性能,並支援 RTX Remix 項目重製老遊戲。
- NVIDIA Broadcast App 的 Studio Voice、Virtual Keylight 等功能,能打造專業級的個人直播室。
評測
在近期的報導中,NVIDIA針對全新一代的 GeForce RTX 5090、RTX 5080、RTX 5070 Ti,以及 RTX 5070 公布了更多性能測試數據。然而,隨著官方逐漸放出更多遊戲表現資訊,如何客觀解讀這些測試成績,尤其是牽涉到「多幀生成(Multi-Frame Generation)」及傳統渲染的比較方式,已成為玩家社群熱烈討論的焦點。以下將彙整目前已知資料,帶您更深入了解這幾款新卡的真實效能。
多幀生成 vs. 傳統渲染:須謹慎比較
多幀生成(Multi-Frame Generation)是最新的 DLSS 4 技術特色,能在每個傳統渲染幀之間插入更多 AI 生成的額外幀數,從而在視覺上提升 FPS。然而,如果僅看最終「整體幀率」而忽略幀生成方式,可能會導致誤判效能差異。
- 遊戲回饋感:若兩張顯示卡同樣跑出「看似相同」的 60 FPS,但其中一張有更多幀是透過 AI 生成而非真實渲染,那麼其輸入延遲(Input Latency)和回饋感就可能與傳統渲染不盡相同。
- 客觀比較:若要真正做「蘋果對蘋果」的比較,最好參考只使用傳統幀或在相同設定(包含是否啟用多幀生成)下的測試結果。
新增測試:Resident Evil 4 與 Horizon Forbidden West
NVIDIA 最新公布的測試報告中,特別提及了兩款遊戲:
- Resident Evil 4(RE4)
- 雖然開啟了光線追蹤,但 RE4 本身的 RT 負載並不算非常高。
- 該測試對比了 RTX 5090/5080/5070 Ti/5070 與前代對應卡款的表現,並未同時使用多幀生成技術,因而能提供較一致的效能基準。
- Horizon Forbidden West
- 這是現階段官方所公布的少數「不含 RT 測試」的遊戲成果。
- 同樣也提供了 RTX 50 系列對照前一代 RTX 40 系列的效能表現。
與既有數據交叉比對
先前,NVIDIA 也公開過針對《Far Cry 6》與《A Plague Tale: Requiem》的測試資料,部分情境下使用了光線追蹤與 DLSS,但沒有把多幀生成的數據直接跟無多幀生成做比較。綜合新舊測試,顯示卡大致有以下提升幅度(僅參考蘋果對蘋果測試):
- RTX 5090 vs. RTX 4090
- 整體增幅約 33% 到 35% 左右,幾份測試數據相當一致。
- RTX 5080 vs. RTX 4080
- 早期測試顯示有高達 30% 以上的增幅,但新測試僅約 15%。
- 綜合推估最終可能落在 20~25% 的平均提升。
- RTX 5070 Ti vs. RTX 4070 Ti
- 部分資料顯示有約 20% 的增幅,另有測試高達 37%。
- 綜合後可能接近 28% 上下。
- RTX 5070 vs. RTX 4070
- 新舊測試落差頗大,可能介於 20~36% 之間,綜合約 28% 左右。
儘管上述數據來自官方公布資訊,但仍可能具有「挑測試場景」的傾向,玩家需持續關注實際的第三方測評數據,以取得更可靠的結論。
為何增幅不僅取決於 CUDA / Shader 數量?
有些玩家觀察到,RTX 50 系列與 40 系列在「Shader 數量」上的增幅,並未完全對應到實際測得的效能差距。潛在原因包括:
- 記憶體頻寬:RTX 50 系列改採 GDDR7(視型號而定),相較於 GDDR6X 可能帶來更顯著的帶寬提升,特定遊戲中效益更明顯。
- 硬體架構調校:新一代 Blackwell 架構在快取、高速傳輸,以及其他微調方面,可能對整體效率有額外加成。
- 遊戲場景差異:不同遊戲對運算單元與記憶體傳輸的需求不同,導致實際增幅各異。
綜合評析:最終表現仍需等待第三方評測
目前的官方數據雖能提供參考,但玩家若想掌握真實的代差表現,還是應該等待各大硬體媒體與第三方評測機構的實機測試。特別是多幀生成的干擾因素、AI 幀與真實渲染幀的分配比例,以及實際遊戲體驗的輸入延遲等,都值得在「純效能」之外進一步觀察。
- RTX 5090:普遍被認為增幅較穩定、在幾款遊戲中皆有 30% 以上的進步。
- RTX 5080 / 5070 Ti / 5070:增幅視遊戲而定,有些情境可能明顯偏高,也可能在其他情境下低於平均。
NVIDIA 持續釋出關於 RTX 50 系列顯示卡的官方性能數據,提供玩家更多對照參考。然而,面對多幀生成所帶來的額外變數,以及官方測試可能存在的「最佳場景」挑選,最可靠的結論仍需等待完整的第三方評測出爐。若您正考慮升級到 RTX 50 系列,建議多關注更多遊戲測試與評測機構的深入分析,才能更準確評估哪款新卡最符合您的需求。
NVIDIA App
新的 NVIDIA App 提供了更直覺的介面與 DLSS 模型覆寫等功能,並持續為使用者帶來新驅動、RTX HDR、動態飽和度(Dynamic Vibrance)等升級。未來,更先進的 AI 生成技術 及 神經渲染(Neural Rendering) 都將在 GeForce RTX 5090 上得到充分發揮,包括:
- Mega Geometry for Neural Shaders:更細緻的材質、物件與角色細節。
- Digital Humans:高度擬真的動作、表情與角色互動。
- RTX Hair & Skin:遊戲角色的頭髮與皮膚呈現更自然,更接近現實。
上市資訊
- GeForce RTX 5090 與 RTX 5080:預計在 1 月 30 日正式推出。
- 後續亦將陸續推出 RTX 5070 Ti、RTX 5070 版本。
- 欲瞭解更多詳細資訊與最新動態,請造訪 GeForce.com。
Local AI: 因應不同 LLama 模型大小推薦的 Nvidia 顯卡型號
使用場景分類 | 模型大小 | 推薦型號 |
---|---|---|
預訓練/全量微調 | 7B以內 | 3090 (推薦) 4090/ 5090 (推薦,高性價比) V100 32G A100 40G PCIe (推薦) A800/H800等 |
7B-10B | 3090 4090/ 5090 A100 40G PCIe (推薦,高性價比) A800/H800等 |
|
10B-70B | A100 40G PCIe A800/H800等 (推薦,高性價比) |
|
70B以上 | A800/H800/H100等 | |
推理 | 360B以內 | INT4量化可支持: 3090 (推薦) 4090/ 5090 (推薦,高性價比) |
180B以內 | INT8量化可支持: 3090 (推薦) 4090/ 5090 (推薦,高性價比) |
|
90B以內 | FP16可支持: 3090 24G (推薦) 4090/ 5090 24G (推薦,高性價比) |
|
360B以上 | A100 80G/A800 80G (推薦) 3090/4090/ 5090多卡集羣知道能跑 |
RTX 40 and RTX 50 series 規格比較
規格 | RTX 5090 | RTX 4090 | RTX 5080 | RTX 4080 | RTX 5070 Ti | RTX 4070 Ti | RTX 5070 | RTX 4070 |
---|---|---|---|---|---|---|---|---|
架構 | Blackwell | Ada Lovelace | Blackwell | Ada Lovelace | Blackwell | Ada Lovelace | Blackwell | Ada Lovelace |
CUDA 核心 | 21,760 | 16,384 | 10,752 | 9,728 | 8,960 | 7,680 | 6,140 | 5,888 |
記憶體 | 32GB GDDR7 | 24GB GDDR6X | 16GB GDDR7 | 16GB GDDR6X | 16GB GDDR7 | 12GB GDDR6X | 12GB GDDR7 | 12GB GDDR6X |
記憶體頻寬 | 1,792 GB/s | 1,008 GB/s | 960 GB/s | 716.8 GB/s | 896 GB/s | 504 GB/s | 672 GB/s | 504 GB/s |
Boost 時脈 | 2,407 MHz | 2,520 MHz | 2,617 MHz | 2,510 MHz | 2,452 MHz | 2,610 MHz | 2,512 MHz | 2,470 MHz |
AI TOPS | 3,352 | 1,321 | 1,801 | 661 | 1,406 | - | 988 | - |
功耗 | 575W | 450W | 360W | 320W | 300W | 285W | 250W | 200W |
建議售價 | $1,999 | $1,599 | $999 | $1,199 | $749 | $799 | $549 | $599 |
主要改進
- 效能提升:
- RTX 5090 在不使用 DLSS 的情況下比 RTX 4090 快約 32%
- RTX 5080 比 RTX 4080 快約 15%
- 使用 DLSS 4 和 Multi Frame Generation 時,效能可提升至前代的兩倍
- 記憶體升級:
- 採用新一代 GDDR7 記憶體
- 記憶體頻寬大幅提升
- RTX 5090 提供 32GB 容量,比 RTX 4090 多 33%
- AI 運算能力:
- 第五代 Tensor 核心
- AI 運算效能顯著提升
- 支援 DLSS 4 和 Multi Frame Generation
- 接口規格:
- 支援 DisplayPort 2.1
- 可支援 8K 120Hz 輸出
總結:GeForce RTX 5090 引領新世代視覺體驗
GeForce RTX 5090 以全新 Blackwell 架構與 DLSS 4 技術,打造出遠勝於前一代的遊戲、創作與 AI 效能。從 4K 240FPS 到高品質直播與更強大的 AI 功能,GeForce RTX 5090 不僅展現世代躍進的可怕實力,也宣告了 RTX 50 系列 的下一波視覺革命。若你正在尋找頂尖 GPU 來升級遊戲體驗或加速創作效率,GeForce RTX 5090 絕對是你不容錯過的巔峰選擇!
型號 | CUDA核心數 | 記憶體 | 功耗 | 建議售價 |
---|---|---|---|---|
RTX 5090 | 21,760 | 32GB GDDR7 | 575W | $2,000 |
RTX 5080 | 10,752 | 16GB GDDR7 | 360W | $1,000 |
RTX 5070 Ti | 8,960 | 16GB GDDR7 | 300W | $750 |
RTX 5070 | 6,144 | 12GB GDDR7 | 250W | $550 |
常見問題 (FAQ)
1. GeForce RTX 5090 有哪些主要技術創新?
GeForce RTX 5090 採用全新 Blackwell 架構,包含第五代 Tensor Core、高效能的第四代 Ray Tracing Core,以及第九代視訊編碼器,能提供前所未有的效能與 AI 加速性能。此外,搭載的 DLSS 4 技術可大幅提升遊戲畫質與效能。
2. GeForce RTX 5090 在遊戲效能上有多大的提升?
透過 DLSS 4 與多幀生成技術,GeForce RTX 5090 在多款 AAA 級遊戲(如《Cyberpunk 2077》與《Alan Wake 2》)展現了 4K 240FPS 的能力,效能比 RTX 4090 提高 2 倍甚至更多。
3. RTX 5090 是否適用於 AI 與內容創作用途?
是,RTX 5090 特別適合 AI 運算與內容創作,支援 FP4 模式可壓縮 VRAM 占用並提升效能,還有更高效的圖片與影片編解碼能力,讓創作者在深度學習、影片剪輯等領域更得心應手。
4. NVIDIA Reflex 2 技術如何改進遊戲延遲?
NVIDIA Reflex 2 引入 Frame Warp 技術,可即時重新投射已渲染的畫面,根據最新滑鼠輸入降低遊戲延遲達 50%,大幅提升遊戲的控制精準度,特別是對競技遊戲有顯著幫助。
5. GeForce RTX 5090 的建議硬體需求是什麼?
RTX 5090 建議搭配 1000W 電源供應器,並透過 PCIe 5.0 接口充分發揮其效能。此外,它配備 32GB GDDR7 記憶體與 16-pin 電源插座,旨在支持高效能的 4K 和 8K 場景需求。
Learn more
- NVIDIA NeMo:您的生成式 AI 開發利器
- NVIDIA Nim:快速部署生成式 AI 的新選擇,從開發到上線只需五分鐘
- NVIDIA NIM:釋放 AI 模型潛力的微服務
- NVIDIA DLSS 4:不只多幀生成,而是 GPU 技術的全面進化
- NVIDIA Reflex 2 與全新 Frame Warp 技術:重新定義遊戲延遲與反應速度
- Nvidia RTX Remix 的未來:不只止於畫面升級
- 秒懂 RTX Mega Geometry:遊戲與創作的未來?
- NVIDIA RTX 50 系列效能解密:該升級了嗎? 還是再等等?
- 黃仁勳談AI晶片、機器人與未來
- Nvidia Project DIGITS:桌面AI超級電腦的革命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