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 Keith Rabois 談 Silicon valley 的虛榮招募
今天讀到一篇關於 Keith Rabois 的報導,談到科技公司追求虛榮指數所帶來的問題,造成了大科技公司的大規模裁員。
這篇報導來自 "PayPal 幫" 的 Keith Rabois,他特別提到了 Google 和 Meta 僱用了許多沒有意義的員工。指出過去這些 Big Techs 雇用大量員工,但卻沒有為他們提供足夠的工作,只為了撐高公司的虛榮指標 (Vanity Metrics)。現在,這個氣球被撐得太高了,現在終於隨著升級,SVB 銀行破產,這氣球終於破裂了。大型科技公司為了追求員工人數的“虛榮心”而僱傭了太多人,他們聘請了馬馬虎虎、被寵壞的員工,以便看起來比競爭對手更大,並阻止這些員工在競爭對手那裡取得任何更高的成就。
“科技行業的裁員老早就該進行,這些坐擁高薪的人無事可做——他們做的真的都是些假工作,這些人實際上做什麼,他們只是去開會而已但很多人並沒有實質的產出!” - Rabois, MSN.com
科技圈的極端教材: Elon Musk x Twitter
他還對特斯拉 ( TSLA ) – Get Free Report 和 Twitter 所有者馬斯克發表了支持言論,我們都知道 Elon 從 2022 年 10 月接手 Twitter 以來已經解雇了將近 75% 員工後還能確保公司正常運作就可看出,過去這些大科技公司追求的 Vanity 已經太過頭了,更瘋狂的是不到 5 個月之後 Elon 在日前宣佈 Twitter 已接近轉虧為盈,也定下的目標是將 Twitter 的收入增加五倍,達到 264 億美元.
"人們正在關注 Elon 和 Twitter,他收購 Twitter 的極端的案例,顯然在樹立榜樣。未來科技行業的重點將從不惜一切代價實現增長的模式轉向關注盈利能力指標,例如每位員工產生的收入" - Rabois, Business Insider
為什麼 Big Tech 的就業泡沫破滅?
對於像臉書和 Google 這樣的公司,虛榮指標就只是一個數字 - 公司擁有多少員工,工程師比率佔多少。據我所知,大多數矽谷科技公司追求的工程師比率大約在30%左右。如果比率低於30%,那就代表著公司的競爭力不夠強。這樣的數字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也看不到,但在最高層級卻是重要的指標。曾經在一篇文章中讀到,臉書在最高峰時期,工程師比率達到了45%到50%。
Party is over. 大科技公司的福利與薪水正在收斂
報導也提到 Google 故意策略性地搶先吸引人才,讓這些高管拿著美麗的頭銜,卻沒有活可做。這種追求虛榮指數的現象一直存在於矽谷,並不只限於上述兩家公司。人力資源部門的重要指標是每一季招聘多少人。數字容易取得好處,也容易造成毀滅。當經濟景氣好時,公司會拼命把數字衝高;不景氣時,公司會拼命削減,數字決定了成功或失敗。
根據追踪科技行業裁員情況的網站 Layoffs 的數據,今年科技公司已經裁員超過 100,000 人,是 2022 年裁員人數的一半以上。Google、Meta、微軟和亞馬遜等公司共裁掉了 50,000 多個工作崗位,所有公司都宣稱解雇是因為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過度招聘。
不要陷入 LinkedIn 的虛榮陷阱
另外除了 Vanity Metrics,還有一種虛榮指數沒有在報導中提到,那就是個人的紙上資歷與 Linkedin 上的頭銜。在矽谷,品牌非常重要,如果兩個人的技術能力相當,其中一個來自知名公司,最後多半都會選擇有待過 Big Techs 的那個人。
在矽谷,品牌跟學歷就是最重要的兩件事。我曾遇到一個人,他的履歷讓人感到不寒而慄,紙面上列舉了很多知名公司,但每家公司待的時間都很短,回想起來,這就是一個跡象,當時我跟投資的新創 co-founders 都被他 CV 上的工作經驗嚇到了。當一份履歷看起來 Too good to be true 時,我們就很容易忽略背後隱藏的訊息,而這樣的 Hiring 以我的經驗多半最後都會變成恐怖的雷區。
最後這人被開除了,但很快又在 Linkedin 上看到他跳槽的消息。老實說如果不是矽谷一昧的追求 Vanity Metrics 的紙上虛榮,他不可能一路混下去。
矽谷有很多虛榮指數,包括公司的數字和個人的紙上資歷與頭銜。這些指標看似重要,但其實很假。在這個追求創新與進步的時代,我們應該關注真正重要的事情,例如公司的實際成果和員工的實際表現。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推動科技的進步,帶來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