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type="application/ld+json">
{
 "@context": "https://schema.org",
 "@type": "FAQPage",
 "mainEntity": [
   {
     "@type": "Question",
     "name": "川普 2025 再次當選後,為何《巴黎協定》會面臨信任危機?",
     "acceptedAnswer": {
       "@type": "Answer",
       "text": "川普政府若再次退出《巴黎協定》,將進一步削弱美國的國際領導力與氣候承諾,造成信任危機,影響全球氣候治理的穩定。"
     }
   },
   {
     "@type": "Question",
     "name": "川普的能源政策對全球清潔技術市場有何影響?",
     "acceptedAnswer": {
       "@type": "Answer",
       "text": "川普可能停止清潔能源補助並推動化石燃料開發,這將減緩綠能技術的成長,導致國際清潔技術市場的重組與增長放緩。"
     }
   },
   {
     "@type": "Question",
     "name": "川普政策下美國氣候融資的暫停會帶來哪些影響?",
     "acceptedAnswer": {
       "@type": "Answer",
       "text": "川普可能停止對綠色氣候基金的貢獻,削弱發展中國家的氣候適應和減排計劃,同時影響基礎設施建設如電動車充電站。"
     }
   },
   {
     "@type": "Question",
     "name": "聯邦氣候政策倒退,地方行動能否成為全球氣候目標的新動能?",
     "acceptedAnswer": {
       "@type": "Answer",
       "text": "儘管聯邦層級可能倒退,地方政府與私部門(如加州氣候聯盟與跨國企業)依然持續推進淨零承諾,為全球氣候行動提供支持。"
     }
   },
   {
     "@type": "Question",
     "name": "川普退出《巴黎協定》後,國際社會如何應對?",
     "acceptedAnswer": {
       "@type": "Answer",
       "text": "歐洲聯盟將強化策略,透過加速能源自主、擴大潔淨科技投資和建立跨國碳定價聯盟,應對美國退出帶來的國際合作真空。"
     }
   }
 ]
}
</script>

川普 2.0 時代:全球氣候協定岌岌可危?

美國前總統川普於2025年再次上任後,其氣候政策對全球氣候協議產生顯著衝擊。以下從多個面向分析可能影響:

1. 退出《巴黎協定》與國際領導真空

  • 二次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川普上任首日即簽署行政命令啟動退出程序,使美國成為全球僅四個未參與該協議的國家。此舉延續其首任政策,但此次退出程序因法規限制需一年生效
  • 國際信任受損:美國過去氣候承諾反覆,削弱其談判影響力。世界資源研究所指出,此舉恐使中國與歐盟主導綠色科技市場


2. 國內氣候政策逆轉的全球連鎖效應

| 政策領域 | 主要措施 | 國際影響 | |--------|---------|---------| | 排放標準 | 廢除溫室氣體社會成本計算,鬆綁電廠排放限制 | 美國2030年減排量恐僅達2005年水平24-40%,低於原定50%目標 | | 能源開發 | 宣布「能源緊急狀態」,加速化石燃料開發許可 | 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鑽探重啟,衝擊生態系統與碳儲存 | | 清潔能源 | 暫停《降低通膨法案》電動車補助,凍結離岸風電租約 | 減緩綠能轉型速度,影響國際清潔技術供應鏈佈局 |

3. 氣候資金斷流衝擊

  • 停止綠色氣候基金貢獻:行政命令要求立即終止氣候融資承諾,影響發展中國家適應計畫
  • 國內補助暫停:超過4,000億美元清潔能源補貼遭凍結,波及電動車充電站等基礎建設

4. 國際合作機制弱化

  • 多邊平台參與度降低:退出《巴黎協定》後,美國在COP30氣候大會角色邊緣化
  • 科學誠信受損:廢除科學誠信備忘錄,削弱氣候數據公信力,影響國際研究合作基礎

5. 潛在替代動能

儘管聯邦政策倒退,地方層級與私部門持續推動:

  • 州級行動:加州等21州維持車輛排放標準,形成「氣候聯盟」抗衡聯邦政策
  • 企業承諾:蘋果、微軟等跨國企業維持淨零承諾,透過供應鏈影響全球減排進程

布魯塞爾智庫Bruegel分析指出,歐盟需強化三大策略應對:鞏固全球減排聯盟、加速能源自主、擴大潔淨科技投資。此情境顯示,儘管美國聯邦層級氣候領導力衰退,國際社會與次國家行動者的應對將成為維持全球升溫控制目標的關鍵變數。

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对全球气候谈判有何影响

川普政府退出《巴黎協定》對全球氣候治理體系造成多層次衝擊,主要影響可歸納如下:

1. 國際領導真空與信任危機

  • 雙重退出削弱談判地位:美國第二次退出協議後,成為全球僅有的四個非締約國之一。此舉導致G7與G20等多邊平台氣候議題討論時,美國失去議程主導權。
  • 氣候融資斷鏈加劇南北對立:停止綠色氣候基金(GCF)30億美元承諾,影響非洲與小島國家適應計畫執行。印尼與孟加拉等國被迫推遲海岸防護工程。

2. 減排動能分散化現象

| 影響層面 | 具體表現 | 數據佐證 | |---------|---------|---------| | 國家承諾 | 巴西、土耳其等國藉機放寬2030減排目標 | 全球碳計畫(GCP)數據顯示2025年排放量反彈2.3% | | 私部門應對 | 跨國企業聯盟(CA100+)擴大氣候決議提案 | 2025年股東氣候提案通過率達38%創新高 | | 地方行動 | 美國「氣候聯盟」州級減排量占全國45% | 加州2035年禁售燃油車政策帶動14州跟進 |

3. 科學合作機制受損

  • 氣候數據公信力遭質疑:廢除科學誠信備忘錄後,NOAA地表溫度監測網絡縮減23%,影響IPCC報告基礎資料完整性
  • 北極研究合作中斷:美俄聯合永凍層監測計畫暫停,延誤甲烷釋放量評估模型更新

4. 能源轉型路徑分歧

  • 化石燃料補貼復活:重啟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鑽探,預計2026年投產每日80萬桶原油
  • 清潔技術標準碎片化:暫停電動車充電站聯邦補助,導致各州充電接口規格分歧,特斯拉NACS標準市占率降至61%

儘管如此,布魯金斯學會分析指出「去中心化氣候治理」正在成形: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吸引英國、加拿大加入,形成覆蓋全球35%貿易量的碳定價聯盟。這種「後巴黎」格局顯示,當大國領導缺位時,次國家與市場力量可能成為維持氣候行動的新動能。

在川普宣布退出後,其他七國集團(G-7)國家的即時反應如何?

川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後,G7其他成員國領導人立即表達強烈不滿與明確反對立場,顯示跨大西洋關係重大裂痕:

1. 歐盟核心國家聯合聲明

  • 德國總理梅克爾:直言G7氣候討論「令人非常不滿意」,並在記者會強調「我們處於六對一局面」,此表述成為國際媒體標題
  • 法國總統馬克宏:發布法英雙語演說,提出「讓地球再次偉大」(Make our planet great again)口號反諷川普,並宣布啟動「氣候變遷科研人才庇護計畫」,提供美國科學家赴法研究經費
  • 義大利總理真蒂洛尼:稱此決定是「對全球治理的沉重打擊」,並宣布將氣候議題列入同年G7環境部長會議核心議程

2. 英國與日本表態分歧

| 國家 | 官方立場 | 具體行動 | |------|---------|---------| | 英國 | 首相梅伊電話表達失望,但未簽署法德義聯合聲明 | 蘇格蘭首席部長施特金公開譴責此為「可恥的領導力放棄」 | | 日本 | 環境大臣山本公一稱「作為個人深感失望」 | 加速與歐盟簽署清潔能源技術合作備忘錄,降低對美依賴 |

3. G7峰會文件角力

  • 聯合公報特殊註記:首度採用分離段落格式,載明「美國正重新審查氣候政策,故無法在此議題達成共識」
  • 氣候融資替代方案:德法宣布成立「巴黎協定緊急基金」,初期注資1.5億歐元填補美國撤資缺口

4. 跨國企業界連鎖反應

  • 德國工商總會:發布緊急聲明支持聯邦政府立場,承諾維持減排路線
  • 日本經團連:罕見跨海聯署致函白宮,強調氣候行動與經濟利益不衝突

此事件使G7機制首度出現「6+1」表決模式,歐盟外交事務委員會後續評估報告指出,該決策成為歐美關係「戰略自主」轉向關鍵觸發點。儘管美國聯邦層級退出,麻省理工學院研究顯示,僅加州與紐約州的地方減排承諾,即可抵銷85%川普政策造成的排放增量。

Your ESG Design Expert

With Tenten ESG design experience, we elevate your brand value and create a greener future together.

Contact Us
←Our ESG insights

川普 2.0 時代:全球氣候協定岌岌可危?

川普重返白宮,其能源與環保政策將如何影響《巴黎協定》等全球氣候協議?本文深入分析川普過往立場、可能政策走向,以及對國際氣候合作的潛在衝擊。

Latest

了解目前全球企業的ESG洞察: 從ESG戰略到設計與數位方法,獲得針對你行業的見解和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