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  AI  接手重複性高的工作,對於工作效率及流程肯定助益很大。在這近 40 分鐘的演講中,兩位講者與我們分享在這段時間對於 AI 的研究,她們的觀察除了更深刻的發掘 AI 應用,還提及現階段 AI 的弱點也是我們需思考注意的,如此才能確保 AI 被正確的運用。

講者介紹

Jane Davis,現職為 Great Question 的正式研究員,過往曾在 Zoom、Zapier 主導使用者經驗研究及內容設計團隊,及帶領 Dropbox 的成長研究團隊,擁有豐富的數位轉型經驗。

Jane 首先先開宗明義地說她其實沒有到“那麼”喜歡人工智慧(還請現場的各位保守這個秘密XD),反而認為現階段還有許多問題待解決。我們首先需要認知到這些問題,才有可能繼續用正確的方式前行。

AI 會有哪些問題?

  1. AI 讓創意性質的工作被貶低了
  2. 無法正確提供資料來源
  3. 阻礙真正的學習(Jane 找到一篇關於 Github copilot 的研究提到人們的編程能力越來越差,就是因為 AI 沒辦法告訴我們,為什麼是這樣編程、為什麼做這個決定)
  4. 帶來不切實際的期待(就像各位或許常常聽到公司上級問:「我們用 Midjourney 做不就好了嗎?」「這可以叫 ChatGPT 寫吧?」)
  5. 最關鍵的是,有時候 AI 出來的結果就是很爛

所以我們到底怎麼看待 AI? 運用 AI? AI 的前景在哪裡?

先來談談 AI 的現況,我們可以得知:

  1. 目前並不是所有人都在應用 AI
  2. 那些已在運用 AI 的人,也還是持一個保留態度
  3. AI 不只是熱潮,AI 工具已經有實際用途了
  4. 但熱度炒作的成分還是很多,所以找到實際符合需求的應用很重要

來聊聊要如何在設計中使用 AI 吧!

Jane Davis 的研究從設計產業出發,觀摩 AI 工具的實際使用案例,研究方法為找來 12 位已在工作情境中使用 AI 參與者,針對產品設計、使用者經驗研究進行深度訪談。從研究中得到了以下結論:

  1. 如果對 AI 得出的成果沒有把握、無法評估,則不要使用 AI:在使用 AI 的同時別忘了從使用者的角度思考,確保品質的水準。
  2. 使用 AI 工具時,要有計畫性的減少偏見,而不只是修正不準確的地方:因為 AI 工具背後的數據龐大且不透明,從 input 到 output 的過程無法完全掌握,因此有必要檢視最後的成果是否隱藏著偏見。
  3. 注意!數據即產品:我們輸入的數據將成為 AI 工具訓練材料的一部分,因此在道德上是否把資料輸入是必須考量的。
  4. 保持實際的觀點:把 AI 看作是輔助工具,而非生成工具,排除不切實際的想像。
如果沒有能力評估 AI 生成的結果是好是壞,別使用 AI。

AI 給出來的成果,可能大部分是好的,但總有一小部分尚待加強。使用 AI 工具必須持續檢查、持續評估哪些是可使用、可信的,並針對有誤的部分進行修正。除了容易判斷的錯誤部分,也要注意成果是否包藏偏見。由於無法完整得知 AI 工具所提供的觀點有哪些偏見,我們也不該過度依賴。總而言之,AI 工具在使用上有諸多需考量的點,而最重要的就是:AI 的成果必須經過評估檢視。

AI 工具的兩種使用情境

作為實踐者,我們有責任與機會去決議這些 AI 工具如何被使用在我們的工作流程,在科技轉換的風口浪尖,也是過往習慣巨大轉變的時刻,因此這是我們開始制定規範的起點。設計師作為一個群體,我們需要深思熟慮、共同定義未來的工作方法。

兩種使用情境,一種是生成式 (generative),另一種是輔助式 (assistive)。

生成式案例

解決「萬事起頭難」的問題、填補技能缺陷(例如不會寫程式的人可使用 AI 工具生成程式)、生成圖檔作為報告書封面等多重用途。

  • 寫 Figma 插件程式
  • 草擬訪談大綱初稿
  • 生成報告書封面
  • 出問卷題目

輔助式案例

將文章整理成結論、主題歸納、資料標準化、文法檢查及詞彙建議等等。

  • 文法、抽換詞面建議
  • 訪談逐字稿製作
  • 訪談主題推薦
  • 文章總結
  • 翻譯
  • 撰寫文章大綱

總結

Jane Davis 的分享除了很實際地與我們說明 AI 到底是什麼?有什麼可行/不可行的用途?如何準確的運用?更重要的是,希望在場的設計師感受到被賦權、被啟發,而可以透過 AI 去實踐最好的應用,帶回自己的公司、組織、個人、團隊,讓眾人之力可以集大成,提升能力並發揮更大的效益。

原影片來源:https://config.figma.com/video-on-demand/6329933588112

了解更多:

Figma CONFig 2023 新功能重點筆記!
上週四五在灣區盛大舉辦的 2023 Figma CONFig 是在疫情之後睽違多年的實體大會,兩天滿滿的豐富論壇不但有料,也為設計圈注入許多新潮觀點與想法交流。
Share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