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4月,美國總統川普宣布了一系列被稱為「解放日」的關稅政策,這些政策正在對Shopify平台上的直接面向消費者(D2C)企業和跨境電商業務產生深遠影響。這些關稅措施不僅提高了進口成本,還改變了電子商務的經營環境,迫使賣家尋找新的供應鏈解決方案。讓我們深入了解這些最新發展及其對電商業務的影響。

川普2025年4月關稅政策概述

川普政府於2025年4月2日(所謂的「解放日」)宣布了一系列關稅措施:

關稅政策 生效日期 稅率 影響範圍
基礎進口關稅 2025年4月5日 10% 所有進口貨物
對中國商品的關稅 2025年4月9日 累計54% 所有中國進口商品
進口汽車關稅 2025年4月3日 25% 所有非美國製造的進口汽車
汽車零部件關稅 預計2025年5月3日 25% 進口汽車零部件
鋼鐵和鋁製品關稅 2025年3月12日 25% 進口鋼鐵和鋁製品

此外,川普政府還針對與美國存在最大貿易逆差的約20個貿易夥伴實施了更高的「互惠」關稅,這些關稅已於2025年4月9日生效。

對Shopify和跨境電商業務的直接影響

最新的關稅政策對依賴進口商品的Shopify賣家和跨境電商企業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

1. 成本增加與利潤減少

新關稅導致產品和運輸成本上漲10%-30%,特別是從中國進口的商品面臨高達54%的關稅,這直接壓縮了賣家的利潤空間。尤其是之前依賴無稅進口的跨境電商,現在面臨更大的成本壓力。

2. 最小免稅限額(De Minimis)規則的改變

過去,價值800美元以下的進口商品可免徵關稅,這一政策對跨境電商尤為有利。然而,新政策正在取消這一豁免,使得幾乎所有跨境電商訂單都將面臨關稅。

3. 物流延遲和海關問題

由於更嚴格的海關檢查和文件要求,進口貨物面臨更長的處理時間和可能的延誤。這不僅影響用戶體驗,還可能導致退款和取消訂單增加。

4. 市場競爭變化

依賴低成本中國商品的賣家正面臨日益激烈的競爭壓力,同時本土供應商的價值正在提升。這可能導致市場結構的重大調整,對新進入者和現有賣家都帶來挑戰與機遇。

電商企業的應對策略

面對這些挑戰,Shopify賣家和跨境電商企業正在採取多種策略來適應新的關稅環境:

1. 轉向美國本土供應商

許多賣家正在尋找美國本土供應商,以完全避開進口關稅。這種策略雖然可能增加初始成本,但可確保價格穩定並提高消費者信任度。Syncee等平台提供了與美國供應商連接的解決方案,幫助賣家找到高質量的本地產品。

2. 供應鏈多元化

智慧的賣家正在將供應鏈擴展到關稅較低的國家,如新加坡、智利和以色列等目前未受川普關稅影響的國家。一位來自尼泊爾的製造商在Reddit上提到,他們只面臨10%的關稅,明顯低於中國供應商。

3. 優化定價策略

賣家不應將全部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而是需要重新評估其定價策略:

  • 與供應商協商更優惠的價格
  • 優化庫存管理,減少資金佔用
  • 尋找更經濟的運輸選擇
  • 對消費者保持價格透明度

4. 開拓國際市場

一些賣家正在將目光投向美國以外的市場,如歐洲、澳大利亞和阿聯酋等,以分散市場風險。這種策略可以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並開拓新的增長機會。

5. 提升網站和行銷效率

通過搜索引擎優化(SEO)、改善轉化率和提高頁面加載速度等方式,賣家可以部分抵消關稅帶來的負面影響。Tenten Commerce 可以幫助Shopify賣家優化網站性能和SEO表現。


川普取消「最低限額免稅」對Shopify直營電商的衝擊

美國總統川普於2025年4月簽署行政命令,自5月2日起取消對中國進口低價值商品的「最低限額免稅」(de minimis)條款,此舉將徹底改變跨境電商的營運模式。這項政策直接衝擊依賴中國供應鏈的Shopify直營品牌(D2C)與代購業者。

政策核心變革

  1. 關稅結構調整
    • 原價值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稅,現改為30%從價稅每件25-50美元固定費(6月起調高至50美元)。
    • 中國與香港商品無論透過郵政或商業管道均需全額繳納關稅,包括既有301條款稅率與新互惠關稅,總稅率最高達54%。
  2. 執行時間軸
    • 2025年4月9日:對20個貿易逆差國加徵互惠關稅。
    • 5月2日:正式終止中國商品免稅資格,海關系統全面啟用新稅制。

對D2C電商的直接衝擊

  1. 成本結構惡化
    • Shein 15美元連身裙為例,關稅將使售價增至17美元,邊際利潤率壓縮13%。
    • 物流業者同步加收每件20元人民幣(約2.75美元)清關手續費,進一步推升成本。
  2. 供應鏈斷鏈風險
    • 美國郵政(USPS)曾於2月暫停中國包裹處理,導致庫存延誤與訂單取消潮。
    • 小型工廠因Temu/Shein訂單減少面臨倒閉,廣州服裝產業外移趨勢加速。
  3. 市場競爭重組
    • 本土供應商採購需求激增,美國製造商品價格競爭力提升15-20%。
    • 高單價精品(100美元以上)受衝擊較小,低價快時尚市占率可能下滑30%。

SheinTemu的供應鏈重組策略

面對2025年4月實施的關稅新政與「最低限額免稅」條款廢除,Shein與Temu正以不同策略重塑全球供應鏈。這兩家中國跨境電商巨頭透過生產基地轉移、物流網絡升級與商業模式創新,試圖在成本上升30-50%的壓力下維持競爭優勢。

Shein的供應鏈突圍策略

  1. 生產基地多元化
    • 越南製造樞紐:提供30%採購溢價吸引中國供應商遷移,目標將40%產能轉移至越南。河內新設的智慧工廠已實現72小時出貨週期。
    • 土耳其與巴西據點:在伊斯坦堡建立歐洲快反中心,聖保羅倉庫覆蓋南美市場,縮短至美國東岸航程至7天。
  2. 關稅規避技術
    • 第三國轉運:透過新加坡與智利中轉站,將中國商品重新貼標為「東協製造」,適用10%關稅率。
    • 價值拆分申報:將800美元商品拆分為多個包裹申報,搭配AI自動化報價系統規避單件課稅。
  3. 美國本土佈局
    • 芝加哥與洛杉磯倉儲中心啟用「保稅倉儲」模式,預存300萬SKU實現3日達,庫存周轉率提升至年均8次。

Temu的商業模式轉型

  1. 供應鏈「半托管」革新
    • 強制要求賣家將貨物批量運至美東/美西倉庫,物流成本降低40%,但交期延長至14-21天。
    • 新澤西中心倉導入自動分揀系統,日處理量達200萬件,錯誤率降至0.3%。
  2. 海運優先策略
    • 85%貨品改採整櫃海運,與馬士基簽訂包船協議,每標準箱成本壓至$800。
    • 開發「慢時尚」專區,針對海運商品提供額外15%折扣。
  3. 本土賣家扶持計畫
    • 標註「本地發貨」商品流量傾斜,美國中小賣家占比從5%提升至32%。
    • 啟用AI定價模型,動態平衡關稅成本與市場價格敏感度。

電商平台的未來發展趨勢

雖然川普的關稅政策為電商帶來了挑戰,但它並不意味著跨境電商的終結。相反,這些變化正在推動行業向更可持續、更具彈性的方向發展:

1. 本地化供應鏈的崛起

關稅壓力正在加速供應鏈本地化的趨勢,促使更多賣家尋找本地製造和採購選項。這不僅可以規避關稅,還能提供更快的運輸時間和更好的質量控制。

2. 高價值產品的競爭優勢

隨著低成本進口商品價格上漲,高品質、高價值的產品將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關稅可能實際上提高了市場門檻,為提供優質產品的賣家創造了機會。

3. 跨境電商模式的演變

跨境電商並不會消失,但其運作方式將發生變化。一些評論者指出,關稅可能會使整個美國消費市場的價格普遍上漲,而不僅僅影響跨境電商。正如Reddit用戶cruzaderNO所言:"這一變化影響的是整個美國,從中國進口跨境電商的價格上漲也同樣影響著在沃爾瑪等銷售的大多數消費品。是美國消費者承受了打擊,他們在跨境電商商店和其他商店都會看到相同的價格上漲。"

4. 技術和自動化的重要性

隨著成本壓力增加,技術和自動化解決方案在管理庫存、計算關稅和優化供應鏈方面的價值將更加突出。這可能會加速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技術採用。


總結與建議

川普2025年4月的關稅政策對Shopify和跨境電商企業帶來了重大挑戰,但也創造了新的機會。成功的賣家將是那些能夠迅速適應的人,他們不僅關注成本控制,還重視供應鏈彈性、產品差異化和客戶體驗。

對於Shopify賣家和跨境電商企業,以下建議可能有助於在新的關稅環境中保持競爭力:

  1. 積極探索本土供應選項,特別是對於面向美國市場的賣家
  2. 重新評估產品組合,可能需要轉向利潤更高的產品或本地製造的商品
  3. 保持定價策略的靈活性,尋找平衡點以保持競爭力同時維護利潤
  4. 投資於網站優化和客戶體驗,提高每位訪客的價值
  5. 密切關注政策變化,關稅情況可能隨政治和經濟形勢而變化

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期,您的電商業務需要專業的數位行銷與供應鏈策略支援。Tenten Commerce 擁有豐富的跨境電商經驗,我們的專家團隊可以協助您重新評估供應鏈策略、優化網站性能、提升轉化率並制定關稅適應計劃。無論您是需要調整現有Shopify商店還是尋求全新的數位行銷方案,我們都能提供量身訂做的解決方案,幫助您在新的關稅環境中脫穎而出。立即預約免費諮詢,讓我們一起為您的電商業務打造更具彈性的未來!